云母片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云母片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大连服装20岁的新生渴望-【资讯】

发布时间:2021-09-03 13:32:24 阅读: 来源:云母片厂家

一场气氛热烈的庆典晚会,一场青春洋溢的新生代服装设计师联合展演,一场别出心裁的“我心中的2009春夏”服装流行趋势校企联合发布,再加上一场高雅的国际服装界高尔夫邀请赛。前不久,大连市服装行业协会以这四项活动庆祝了她的20岁生日,隆重而不铺张,简洁而不简单。

20年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诞生了我国内地第一家服装协会。20年间,三次改选换届,三届三大步,一届比一届有作为,一届比一届有凝聚力。 也是在20年前,就在大连市服装行业协会成立不久,第一届大连服装节成功举办。大连服装、大连时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今天,走过了整整20个春秋。

20年时间很长。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服装品牌来说,能达到这一年限的实在不多。当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时,大连时尚的火种最早被点燃,大连服装的航船最早扬帆。在全国同行中,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坐上了“头班车”,扮演了启蒙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20年时间很短。无论是对悠久的服装史、时尚史来说,还是对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漫漫征途而言,20年的时光都只能算是一个阶段、一段历程,甚至是一个瞬间。

对于那20个渐行渐远的春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对于那大连服装、大连时尚20年的甘苦,或许只有那些经过鼎盛、衰退、复苏、裂变重组年代的亲历者,才有深切感受。

事实上,今天的人们很难用一两个恰当的词语是概括那逝去的岁月。成功,还是辉煌?沉寂,抑或复苏?似乎都不能描绘清晰历史的本来面目。 因为大连服装、大连时尚仍在路上。

就像一位大连服装企业家所说的那样:“对于过去的20年,我今天只能说,我们仍在路上。” 对于一个人来说,20岁绝不是一个撰写回忆录的恰当年龄。对于大连服装、大连时尚而言,同样如此。20年仅仅是一段历程,而不是一个里程。20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在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漫漫征途中,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事实上,对于那些致力于走向世界、攀上顶峰的服装、时尚品牌和企业来说,20年时间真的算不了什么,一切都还刚刚开始。假若能够从过去20年的经验教训里,为未来发展汲取到有用的养分,那就是过去的20年里最大的收获。

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为了面向未来,这或许就是今天的人们回首大连服装、大连时尚20年历史的最佳视点。

“如果不是为了再次崛起,重塑辉煌,我们也就不会这样举办一系列纪念和庆祝活动。”大连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田平说。

“头班车”与新路标

由“大连缝制”走向“大连创造”是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在要观念上突围。习惯在规范中发展,都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可以想见,假若能够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路标树立起来,大连服装、大连时尚这趟“头班车”就会能够再次奔驰起来。如今,新的路标已经树立起来了。

成败品牌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大连的服装加工业实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少数企业已开始从事服装加工出口。尽管开放之前,大多数企业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但是临港城市的优势、服装加工出口的经历和大连人爱美爱穿的地域文化熏陶,已使大连服装隐约感受了流行新潮气息,触摸到国际时尚脉搏,产生了与时俱进、追逐时尚的渴望。

这之后,大连服装业又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改革开放的良机,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坐上开放的“头班车”,尽情播撒引进改造的“种子”。于是,一份份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设备的协议成功签订;一个个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洽谈后兴建;一座座新建、扩建的厂房车间竣工投产,一台台具有时代水平的通用设备和特种设备被运至大连…… 1988年,大连诞生了国内第一个以服装命名的城市节日——享誉海内外的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通过引入世界级水平的服装名师、名模,一方面让世界了解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另一方面,也让国人直接认知了国际时尚,让中国时尚界耳目一新。这对于整个中国服装和时尚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辉煌的光圈还在闪耀之际,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大连服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旧体制、旧机制多年形成的惯性影响和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的困难,让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走出的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在改革中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勇气。

虽然在总量上并没有大幅衰减,但与南方一些服装产业集群地相比,大连服装真正叫得喊的企业和品牌并没有多少,在国内排名前列的更是寥寥无几。

一位大连服装企业家认为,正是由于没有掌握品牌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大连服装从“头班车”的位置滑了下来,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落后于南方的发展。

“和南方一些成功企业发展过程相比较,我们缺少的是不断提升的品牌意识。”这位企业家说,在从生产型往经营型的转变过程中,大连服装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把经营品牌的方法和手段真正运用好,对品牌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往往认为,只要产品好,就能做好品牌,把品牌想得过于简单和肤浅。 这与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的观点不谋而合。李桂莲认为,大连服装要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中分得一块蛋糕,就必须发展强化自己的原创品牌。给人家打工、贴牌,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练兵、学艺,是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准备。

前些年,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战,既证明了中国的制造实力,也表明了中国的品牌无力。而一场痛苦的较量之后,正是大连服装融入国际市场、卧薪尝胆打造品牌的开始。

“今天,我们让‘中国制造’、‘大连缝制’走向世界;明天,我们要用‘中国创造’、‘大连创造’改变世界。”她说。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大连服装、大连时尚要想获得进一步提升,就必须在名牌、名师、名厂、名模上多下功夫,在国际化上做文章。首先要打破狭隘的服装产业概念,除了发展服装产业之外,还要注重服装相关产业譬如印染业的发展、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等,力争形成服装行业的大规模、大格局;其次,企业要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并能吸收国际最新信息,扬长避短。

观念突围

决定服装业、时尚业走向的因素诸多;而观念的先进与落后,无疑能够极大地制约服装业、时尚业的进退。 “思维太紧,行为也紧。”这被认为是大连服装企业的一大弊病。 与那些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的南方同行相比,大连一些服装企业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思想包袱沉重,在观念上放不开。 “碧海”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几经沉浮,也是大连老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可谓是大连服装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连碧海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泽正说,他们在考虑“碧海”的生存与提升时,首先就是要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过去,人们总把服装业看作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他们明确提出,一定要从思想观念转变这种错误看法,把服装业当成时尚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去做,在终端建设、营销手段、人才培训等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要融入时尚元素。 “大家要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时尚产业,需要时尚,需要激情,需要创造。”变成一个创新型的。

其实,与其说,大连服装企业思维保守,观念落后,不如说,大连服装企业擅长在规范中发展。 事实上,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并不缺乏“吃螃蟹”的案例:最早从事补偿贸易,最早创办模特学校,最早引进先进设备,最早以城市的名义举办国际服装节,最早请来名师、名模…… 一位业内人士说,从历史上看,大连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大连接受新事物还是相当快的。大连服装企业并不是不愿接受新观念——当年,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吸纳海外新技术方面,大连可是走在同行的前边;只是更习惯在规范中发展。

“许多事情,大连服装企业其实已经想到了,只是在行动上慢一些,还没有做到。” 不管怎么说,习惯在规范中发展,都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可以想见,假若能够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路标树立起来,大连服装、大连时尚这趟“头班车”就会能够再次奔驰起来。

如今,新的路标已经树立起来了。

重设路标

“重塑辉煌的目标、指标都要重新设置,不会像过去那样以产值和规模来衡量。”在田平看来,大连服装业重塑辉煌,要有新的标准,要讲水平——产品的水平要一流的,设计的水平也要国际化的。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要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 在他看来,面对下一阶段的竞争与发展,大连服装业所要瞄准的目标,绝不会是数量和规模,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结合时尚产业的特点,来打造新的地位。

田平说,如今,大连服装企业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影响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连服装、大连时尚是否具有影响力,在于能否不断地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在于能否不断创新,引领潮流,在于能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 他说,面对下一轮的发展,这是需要认真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毕竟,单纯靠扩大规模来提高影响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与城市一同前行

在这样一座充满时尚气息的城市,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假若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发展,不仅是浪费了大连优秀的缝制资源,而且也浪费了大连的时尚能量。

在全球畅销的商业图书《世界是平的》当中,一座中国城市的名字赫然其中,这就是大连。 2007年以来,大连在城市发展中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新举措,被誉为大连的“二次出海”。

这是一个存在感强烈的城市,她是那样执著做着专属于自己的改变,用无可企及的速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世界500强企业陆续进驻软件园,“英特尔”高调在这里落户,夏季达沃斯论坛在此举办,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桂冠戴在了她的头上,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现代的高新科技产业迅猛发展…… 这座城市在创造与激情中一路前行。 大连新一轮的迅猛发展方兴未艾。更重要的是,今天所发生的这一切,对于这座城市的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连的城市功能正在向国际化转变,这座城市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未来。 关注未来,而不仅仅现在。城市的发展是这样,服装业与时尚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脉搏与大连的城市发展一起跳动。 大连的城市功能正在向国际化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向更高层次迈进;作为城市创新精神和文化品牌的体现,服装与时尚产业的发展必将吸引更多的目光;文化资本、时尚财富、创意经济必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大连服装、大连时尚注定与这座城市一同前行。 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根深深植入这片土地,与这座城市无法分离:一方面,这座城市的闲适与浪漫、开放与包容,使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平添一份国际、从容、淡定和浪漫;另一方面,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又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成果和见证,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印记。

这是一座“用服装表达心情的城市”,大连人爱美爱穿的风俗由来已久,遐迩闻名。 除了这种充满时尚色彩的地域文化,强大的政策支持也在助推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进一步发展。 早在三年前,大连市政府就提出,要把大连服装产业作为都市型产业来发展和支持。 2005年8月,大连市政府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服装服饰产业发展意见》,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服装产业的发展。

有人说,在这样一座充满时尚气息的城市,大连服装、大连时尚假若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发展,不仅是浪费了大连优秀的缝制资源,而且也浪费了大连的时尚能量。

海水下面是火焰

决定服装业、时尚业发达与否的因素很多。大连服装、大连时尚能否进一步发展,城市的个性文化、区位条件、政策支持等环境因素固然重要,但关键还要看企业自身的态度、能力和行动。NextPage

颠覆稳定

与全国其他服装产业集群地相比,这些年来,大连服装产业的发展虽然相对较慢,但十分稳定,没有出现过大幅度的跌宕起伏。 一方面,这与大连服装产业的产品定位、出口区域和贸易增长方式有关;另一方面,这也得益于近年来当地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从而促使大连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 然而,对于20岁的大连服装、大连时尚来说,仅仅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假若满足于这种“稳定”状态,则难免会与服装产业、时尚产业的性质背道而驰。 事实上,在许多大连服装企业家看来,对于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发展而言,就不应该出现“稳定”这个字眼。 “时尚怎么能用‘稳定’这个词来形容呢?”一位大连服装企业家急切地反驳说。 在这位企业家看来,时尚产业不存在“维持”或是“稳定”这些字眼,时尚一定是往前跑的,而且必须是加速度前行。 “时尚每一次都是颠覆性的,即使是用‘改进’、‘变革’这样的词都是不成的。如今,时代的发展速度如此迅猛,而我们时尚产业的发展只能比时代的脚步更快。”

热流奔涌

事实上,大连许多服装企业都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普遍寻求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变革与颠覆。 在看似平静的海水下面,正奔涌着一股热流,奔涌着变革发展的火焰。 早在2005年,“创世”开始转向国内市场,所开设的专卖店每个投资都在千万元。大杨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么做的底气就在于“大杨”一向走专业化、稳健路线,现金、人才、技术等储备非常强,遇到困难时有足够能力战胜,有好的机会、有足够资源去抓住。现在整个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环境、消费者认识、竞争都处于初级,要用看万米赛跑的观点看品牌赛跑,很多品牌也许短时间很响亮,但可能跑不到终点。万米赛跑的冠军不是一开始就跑在最前面的,要在奔跑当中积累能量。要得到冠军,关键是和谁一起跑,大杨的策略就是要和国际名牌一起跑。

三年前,「思凡」在大连星海古堡上演的那场《思凡·开启新奢美》情境盛装时尚发布会,至今仍让人刻骨铭心。 在那次发布会上,「思凡」不仅推出了一个中国原创品牌的原创思想——“新奢美主张”,而且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奢美时代”。 去年,「思凡」的《城市的新章》时装发布,用时尚为载体,从时尚的角度,记录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与时代的变迁,为大连留下前进的图腾。

集体突围

早在三年前,李桂莲就向大连同行发出了“大连服装企业团结起来,集体突围”的呼吁,引起了大连服装界的共鸣。 李桂莲曾朴实地说,大杨集团虽然发展壮大了,但这算不上好,只有大连服装都好了,大杨才算是真正好了。

她认为,大连服装业一直没有像温州服装那样形成合力,没有打响大连品牌。 在大连市进行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资产出售改制过程中,大杨用更名阐释并实践着自己的主张。大杨并购原大连服装研究所更名为大连国际时装品牌研究所而不冠以“大杨”。

在李桂莲看来,改制后的服装研究所不仅属于大杨创世,更属于大连,属于中国。

同样是在三年前,“碧海”也提出过类似的设想——建立大连服装产业联盟。按照这一设想,大连服装企业将按产品档次、品种分成不同的组织,在资金、设备等方面互帮互助,让企业之间的优势得到互补,解决企业的短期困难。

不论怎么说,对于20岁的大连服装、大连时尚来说,团结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团结意味着协作、共享、整合,意味着优势互补。

以“远见”“见远”

要有远见;要像明者和智者那样;要有预测力和远瞻性;要敏锐、对流行要有独特的见解,对自己从事的行业要有自己的远见……“远见·见远”,虽然这是一场发布秀的主题,但又何尝不是对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未来发展的烛照。

10年前,作为大连市政府与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合作项目之一,16名大连服装设计师远赴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学院深造。

当年,在为这首批16名留学人员壮行时,大连市政府的一位领导特意为他们播放了一首歌曲——《我爱你,中国》,并诚恳地叮嘱他们说,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祖国,回到大连,因为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发展需要他们。

一年后,这16位年轻人完成学业,陆续回到祖国,回到了大连。

「思凡」设计总监周红便是那16位年轻人之一。从巴黎学成回国的第三年,她被评为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

10年后的今天,周红坐在“我心中的2009春夏”服装流行趋势校企联合发布的评委席上。当介绍评委的主持人报出她的名字时,秀场内的大学生们都热烈鼓掌,向他们所景仰的这位优秀前辈致敬。

在这场联合发布会上,共有28名学生设计师的30个系列、120套服装亮相。

有关人士指出,这120套服装不仅是学生设计师的心血之作,也融合了指导企业的战略眼光。它们的集体出现,不仅预示了大连服装业的未来发展趋向,也对2009年春夏服装的流行趋势进行了解读。

同一天,邵大喜、任汩、刘建、张伟、陈庆权、杨光6名大连新生代服装设计师,以联合展演的方式,展示了大连新生代服装设计师时尚、新颖的设计理念以及对时尚独特的见解。

本次展演的主题是“远见·见远”,意在表明新生代设计师们对自己热爱的服装行业有远见,像智者那样,有预测力和远瞻性,敏锐,对流行有独特的见解,对事业有自己的远见。所谓“见远”,则着重体现新生代设计师在时尚道路上走得更长远、更耀眼,让大家能够看到新生代设计师的未来,新生代设计师们也将无限延伸优秀的设计元素及设计理念,在未来会生生不息,将至爱事业、原创的火种更好延续传递。

“远见·见远”,虽然这是一场发布秀的主题,但又何尝不是对大连服装、大连时尚的未来发展的烛照。

广州进口报关公司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电话

海运到新加坡